本科生教育

环境工程专业

网站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大纲   ⁄   环境工程专业   ⁄   正文
《环境学》教学大纲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5-19浏览量:

Environmentology

课程编码:21A62063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推荐教材:左玉辉编著,《环境学》,第二版,高教出版社,2010年1月

参考书目:

1.魏振枢,杨永杰主编,《环境保护概论》,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8月

2.李洪枚著,《环境学》,第一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6月

3.刘超臣、蒋辉主编,《环境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10

4.王玉梅编著,《环境学基础》,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

5.曲向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环境学是环境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全面阐述了环境科学的主要基础理论,揭示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分别从人口与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物理环境、生物环境、人居环境、景观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环境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目前的环境状况,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学会用环境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

第一章 环境学基本原理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环境学的概念,构成,分类。掌握环境多样性的内涵以及自然环境多样性的内容;了解人类需求与创造多样性的关系;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掌握人与环境和谐的层次及度量指标。掌握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四个规律的内涵。了解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环境多样性的内涵以及自然环境多样性的内容,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四个规律的内涵。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环境

一、环境(environment)的概念

二、环境的分类

三、环境的特性

第二节 环境多样性

一、自然环境多样性

二、人类需求与创造多样性

三、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

第三节 人与环境的和谐

一、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程

二、五大环境问题

三、人与环境和谐

第四节 环境规律

一、环境规律

二、五律协同

三、规律与规则

四、环境调控

第五节 环境科学

一、科学

二、环境科学学科体系

第二章 生物环境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环境与生物相互作用的机理与形式。掌握环境污染在各个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了解生物入侵及转基因技术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环境与生物相互作用的机理。环境污染在各个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

一、生态学与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功能

三、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四、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五、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三节生态安全

一、概述

二、食品安全

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四、生物入侵

五、转基因的生物安全

第四节 生物污染

一、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与转化

二、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归宿

三、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四、污染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五节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 对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二、 对污染环境的生物净化

三、大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四、生态工程

第三章 人口与环境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口数量、分布、迁移与环境的关系。掌握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人口变迁

一、渔猎文明阶段(公元前100万年--公元前8000年)

二、农业文明阶段(公元前8000年—公元1800年)

三、工业文明阶段(公元1800年—20世纪90年代)

四、后工业文明阶段(20世纪90年代— )

第二节人口变化与环境

一、人口总量变化与环境

二、人口分布变化与环境

第三节人口变化的内在规律

一、自然规律

二、经济规律

三、社会规律

四、技术规律

五、环境规律

第四节中国人口发展状况

一.中国人口发展特点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

三 中国的人口环境容量

四、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

五、解读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报告

第四章 人居环境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人居环境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类型。掌握城市人居环境的特点。掌握人居环境舒适度的评价方法及主要指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城市人居环境的特点。人居环境舒适度评价的主要指标。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

一、人居环境的形成

二、人居环境的发展

三、城市化

第二节 理想人居环境的探索

一、霍华德-田园城市

二、伊利尔•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

三、格伦-组合型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四、中国学者-园林城市(单核多心模式)

第三节 人居环境的类型与差别

一、人居环境的类型

二、人居环境的差别

第四节 城市人居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人工环境

三、人文环境

第五节 人居环境舒适度评价

一、从城市生活居住环境的角度

二、从人居环境的角度

三、从生态环境和生态学的角度

第五章 大气环境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分层,掌握大气边界层的主要特征。掌握主要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掌握大气污染控制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主要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大气污染控制的主要途径。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影音资料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大气概述

一、大气的成分

二、大气垂直分层

三、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

第二节 大气污染

一、大气污染的定义

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三、大气 污染的危害

四、空气质量

第三节 大气污染控制

一、清洁能源

二、绿色交通

三、末端治理

四、环境自净

第六章 水环境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掌握主要水体污染源及水体污染的环境效应,了解水环境主要指标的质量标准。理解水污染控制的机制及主要控制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主要水体污染源及水体污染的环境效应。水污染控制的机制及主要控制措施。

[授 课 方 法]讲授、影音资料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一、水圈

二、水的分布

三、水的循环

四、人与水的关系-水的用途

第二节 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含义

二、水资源的特性

三、水资源的短缺

四、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

第三节 水灾害

一、水灾害的类型、形成原因及防洪减灾

二、干旱灾害的危害、成因及减灾措施

第四节水污染

一、水体污染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主要的水污染物质

四、水污染特征

五、水污染控制

第七章 土壤环境 建议学时:3.5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土壤的组成、结构及其理化性状。掌握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了解土壤环境主要指标的质量标准,掌握土壤环境的污染防治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土壤环境的污染防治途径。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影音资料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土壤概述

一、土壤的组成

二、土壤的粒级分组与质地分组

三、土壤结构

四、土层

五、土体

六、土壤的形成

七、土壤环境的基本性质

八、土壤养分

第二节土壤污染和自净

一、土壤污染的特点

二、土壤污染物

三、土壤污染源

四、土壤污染的危害

五、土壤中农药的迁移

六、 土壤的自净作用

第三节土壤环境标准和土壤污染防治

一、土壤环境标准

二、土壤污染的防治

三、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第八章 固体废物 建议学时:0.5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固体废物来源和分类及其污染机理。掌握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方法及其综合利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机理。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方法及其综合利用。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影音资料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固体废物来源和分类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

第二节固体废物污染

一、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

二、固体废物的环境危害

第三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一、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

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系统

第四节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一、固体废物资源化

二、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第九章 物理环境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噪声、电磁辐射、光、热等物理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掌握噪声、电磁辐射、光、热等物理环境污染的控制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噪声、电磁辐射、光、热等物理环境污染的控制途径。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与自学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声学环境

一、噪声的物理量度

二、噪声的主要特性

三、噪声来源

四、噪声危害

五、噪声控制

六、声环境质量标准

七、噪声的利用

第二节电磁辐射

一、电磁辐射的来源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

三、电磁污染的控制

四、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第三节放射性污染

一、放射性的来源

二、危害和影响

第四节光污染

一、概念及来源

二、分类

三、光污染的危害

四、光污染的控制

第五节热污染

一、概念

二、分类

三、热污染的危害

四、热污染控制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及发展历程。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本理念,并学会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本理念及其应用。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一、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第三节 中国环境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的成绩

第四节 对“可持续发展”的讨论

一、对“可持续发展”的讨论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

一、绿色GDP

二、中国的生态赤字

撰稿人:王秀菊 审核人:国伟林

上一条:《环境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下一条:《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