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ternary Environment
课程编码:21A53068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类)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推荐教材:沈吉,《第四纪环境演变》,科学出版社社,2010年。
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科学出版社,1997年。
刘东生,《第四纪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参考书目:张兰生等,《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黄春长,《环境变迁》,科学出版社,2000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第四纪环境是地质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本课程通过从地质学、地理学两个角度为学生系统介绍地质历史最近时段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地理过程及地理格局变化等综合地理问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和演化机理,从而为理解现代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途径提供理论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第四纪气候特征、海平面的变动、生物界的演替等自然现象,并理解其产生的机制,从而系统掌握第四纪的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环境问题现象,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达到对理论知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第四纪的特点,了解地壳演化简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第四纪特点
第三节 第四纪科学的性质与任务
第四节 中国第四纪科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第四纪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第四纪下限划分的依据,掌握气候旋回的基本类型及特点,了解第四纪沉积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气候旋回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第四纪下限与第四纪分期
第二节 气候旋回
第三节 第四纪沉积物
第三章 第四纪大气圈与气候基本特征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第四纪气候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青藏高原隆起对第四纪大气环流的影响。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第四纪大气圈的组成
第二节 第四纪大气环流
第三节 第四纪气候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第四纪海平面波动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第四纪海平面波动的标志及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四纪海平面波动的标志。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海平面及其波动的标志
第二节 第四纪海平面波动历史
第三节 海平面波动的原因
第五章 第四纪生物界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第四纪生物界的一般特征,掌握古人类及其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四纪生物界的一般特征。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第四纪生物界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第四纪植物
第三节 第四纪哺乳动物
第四节 古人类及其文化
第六章 第四纪地层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国第四纪地层基本特征与分区。
[教学重点与难点] 华北-东北区第四纪地层。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中国第四纪地层基本特征与分区
第二节 华北-东北区第四纪地层
第三节 西北区第四纪地层
第四节 华东-华南第四纪地层
第五节 西南区第四纪地层
第六节 青藏高原区第四纪地层
第七章 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其动力机制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第四纪气候变化重建的途径、第四纪气候变化特征、第四纪冰川发育阶段、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动力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动力因素。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相关概念
第二节 第四纪气候变化特征
第三节 第四纪冰川发育史
第四节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动力因素
撰稿人:李秀梅 审核人:解伏菊